根據《太平記》,建武元年(1334年)秋,疫病流行,出現許多病死者之際,毎晩在紫宸殿之上出現怪鳥,鳴叫「いつまでも、いつまでも(要到何時、要到何時)」,人們感到驚恐。公卿們以源賴政射殺鵺之前例,委請弓之名手隱岐次郎左衛門廣有(日语:真弓広有)射殺怪鳥。
據說怪鳥擁有人面、鈎喙鋸齒、蛇身、兩足之爪如劍般銳利、翼長1丈6尺(約4.8公尺)[1]。
《太平記》並未明確記載鳥的名稱,僅以「怪鳥」記述。「以津真天」的名稱是鳥山石燕在描繪《今昔畫圖續百鬼》之際,以其鳴叫聲命名[2]。
根據《太平記》,建武元年(1334年)秋,疫病流行,出現許多病死者之際,毎晩在紫宸殿之上出現怪鳥,鳴叫「いつまでも、いつまでも(要到何時、要到何時)」,人們感到驚恐。公卿們以源賴政射殺鵺之前例,委請弓之名手隱岐次郎左衛門廣有(日语:真弓広有)射殺怪鳥。
據說怪鳥擁有人面、鈎喙鋸齒、蛇身、兩足之爪如劍般銳利、翼長1丈6尺(約4.8公尺)[1]。
《太平記》並未明確記載鳥的名稱,僅以「怪鳥」記述。「以津真天」的名稱是鳥山石燕在描繪《今昔畫圖續百鬼》之際,以其鳴叫聲命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