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后头部
 
搜索

首页 杭后概况 政务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魅力杭后
杭锦后旗欢迎您!
当前位置 >> 首页>>杭锦后旗政府网>>政务公开>>规划计划
杭锦后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发布日期:2014-04-14 来源:旗政府网站 编辑:
 

(杭锦后旗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

  

  杭锦后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我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在客观分析“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全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旗委、政府带领全旗人民真抓实干,顽强拼搏,全旗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迅速扩大,运行质量显著提高。2005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9.6亿元,较2000年增长106.5%,年均增长15.6%,全旗财政总收入实现3.25亿元,较2000年增长173.1%,年均增长22.3%。经济优势逐步显现,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产业化龙头日趋形成,新型产业正在确立。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48.219.432.4调整为32.437.630;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绿色产业不断壮大,优质名牌不断涌现。

  ——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591元,比2000年增长72.1%,年均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418元,比2000年增长83.5%,年均增长12.9%。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全旗人均居住面积达28平方米。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基本形成。养老、失业保险及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生活服务网络畅通,物资供应日益丰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娱乐设施不断完善,广播电视覆盖全旗。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1.3亿元,较2000年平均增幅为40.8%。“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58.6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6倍。投资的重点进一步向工业、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倾斜,民间投资的比重进一步加大。

  ——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十五”期间,全旗将原21个乡镇撤并为8个镇,撤并行政村56个;同时撤并中学7所,小学27所,减少教学班183个。进一步理顺了政府职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工作成效显著,投资环境明显改善。2000年以来,累计引进项目182项,其中超千万元项目56项;累计引进国内(区外)资金22亿元,引进区内(市外)资金8亿元,引进国(境)外资金1080万美元,出口创汇1900万美元。

  ——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思想道德建设得到了加强;科学教育战略全面实施;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市容村貌日渐改观;电力、交通、邮电、通讯、金融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较大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低,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低,对全旗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不强;财政收入还不能适应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事业发展较慢;改革开放任务仍很艰巨等。这些矛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在编制和执行“十一五”规划时予以充分重视。

  二、“十一五”期间全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预期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旗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我国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全面升级,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对西部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沿海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等要素和环境制约日益突出,一些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资源富集地区转移,而我旗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建设已经具备承接转移的能力和条件,引进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的时机已经成熟;随着临策铁路的建设,我旗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进一步突显,为建立煤化工生产基地提供了基础和可能,这些都将为我旗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为此,我旗“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大招商、大扩张、大发展”为突破口,坚持三化互动,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团结和带领全旗广大干群,为构建效益和公平、公正并重的和谐杭锦后旗而努力奋斗。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今后五年我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

  1、国内生产总值:到2010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15亿元,年均增长23.8%

  2、三次产业结构: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58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6亿元,年均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67亿元,年均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2亿元,年均增长22%

  3、财政收入:到2010年,全旗财政收入力争突破1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达到25%以上。

  4、城乡居民收入: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突破15000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突破10000元,年均增长17.7%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到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6、招商引资:到2010年,全旗引进国内资金28亿元,引进境外资金300万美元,出口创汇350万美元。

  7、城镇化水平:到2010年,全旗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全旗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0平方米以上。

  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98‰以下。

  9、城镇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和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下。

  10、完善卫生医疗体系,计划免疫率达到98%以上,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初步建立以技术创新为主的科技服务体系;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文化、教育、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公共秩序明显改善,全旗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三、“十一五”期间全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逐步形成合理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1、优化种植,加强养殖,面向市场进行结构调整

  发展特色种植业,建设外向型高效农业体系。种植业要以提高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中心,以特色资源为依托,以提高效益为目的,合理安排生产。一是要在稳定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具有我旗优势的优质经济作物。在粮食作物方面重点是发展专用小麦,粮饲兼用和青贮专用玉米。经济作物要按照现已形成的区域化格局,突出抓好花葵、油葵、西甜瓜、番茄、脱水菜、无壳、籽瓜籽等品种,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和节约化水平较高的产业带,具有核心竞争力。二是要搞好改良,以推广名、优、特、新品种为途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建设好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选择一批产业发展基础好的重点镇,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提高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水平,创立一批特色品牌产品。同时,加强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的培训,推动标准入户。三是要积极开展绿色无公害基地建设,重点扩大脱水菜和番茄生产基地,扶持和培植绿色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的互动双赢的发展格局。集中抓好订单农业,坚持双方互惠互利原则,建立农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名牌战略,加大名优农产品认证和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认定力度,使绿色无公害食品成为我旗响亮的招牌。

  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推进农牧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结构调整的战略举措。把畜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按照“大群体、小规模”和“重点养奶牛、普遍养鸡羊”的思路,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小区式养殖,加大投入,完善防疫体系,引导养殖户科学饲养,确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推广畜种改良技术、青贮喂养技术和饲草料营养配方技术,提高品质质量,提高产出效益,提高商品率和出栏率,最终实现由单纯的数量型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型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到2010年,全旗奶牛总数达到15万头,产奶牛达到10.5万头,肉羊总饲养量达到350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12.8亿元。同时,大力发展养猪、养鸡等,使畜牧业产值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60%以上。

  2、推进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进程

  今后要提高我旗农产品竞争能力,必须加强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一是要加强“种子工程”建设,加速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抓好小麦优良品种的提纯复壮和种源建设,抓好专用小麦,粮饲专用玉米和抗病瓜菜新品种的引进与繁育。二是要抓好栽培技术的推广创新。如瓜菜开沟起垅,机播机收,番茄、脱水菜提早延后,葵花中轻度盐碱覆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项技术。三是要加强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突出培训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使他们成为“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四是要抓好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增强科技辐射的带动作用,以园区建设为依托,加快农业特色化、产业化进程。

  3、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对农业的投入,搞好中低产田改造和以节水灌溉为主的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优质、高产、稳产、节水高效农田,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和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要积极实施人畜饮水安全解困工程,解决76个行政村、2.35万户9.1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要搞好防洪防汛和堤防防渗工程,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争取实施水土保持项目6万亩。大力发展农机事业,提高全旗农业机械化水平,力争到201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继续实施现代化示范重点工程,形成具有特色的高科技、高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

  4、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中心镇建设,走有杭后特色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不断完善中心镇镇区的配套设施,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切实增强中心镇的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能力,逐步把中心镇建设成为杭锦后旗现代文明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从我旗实际出发,加快推进“生态家园”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推进“五改、五建、三通、三化”工程。“五改”即改水、改电、改院、改圈、改厕;“五建”即建新房、建青贮窖、建沼气池、建大棚、建小区;“三通”即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三化”即村庄绿化、庭院净化、巷道硬化。要因地制宜,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着力抓好新社区建设。

  2)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3)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经营体系创新,推动农业向优质、高效、安全的效益型农业,设施先进、管理科学的科技型农业,资源可循环利用的节约型农业,田园风光优美、空气清新的生态型农业,服务功能多元化的服务型农业转移升级。

  4)采用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加快转移步伐。提高农民培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积极创新农村扶贫工作方式,加大农村扶贫工作力度。

  5)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配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5、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龙头企业蓬勃发展

  按照“以工业思维运作农业”的理念,制定落实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培育一批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而开拓农业投资领域,实现一、二产业的有机结合。要按照政府引导、政策资金扶持、企业运作的方式,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扶持发展潜力大,对产业建设和带动农户增收作用明显的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在以屯河河套公司、鸣兴脱水菜公司等为代表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牵动下,拉长产业链条,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尤其要积极发展合作制龙头企业,使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

  6、加快农产品市场和信息体系建设

  要加强各类市场,尤其是特色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流通组织三位一体的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网络和发布制度。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各类市场流通组织、中介组织,建立多种形式的产销专业合作社,壮大经纪人队伍,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功能、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以扩张总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以规模经营为切入点,大跨度整合资源,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构筑以工业为主导的旗域经济。

  “十一五”末,全旗工业总产值要实现150亿元,增加值达到53亿元以上,年均递增40%;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6%;对财政贡献率达到80%以上;工业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为了实现上述规划目标,“十一五”期间要全力构建“两大基地”,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重化工基地;确立“三大工业支柱”,即:农畜产品加工业、能源化工业、电力冶金工业;打造“三大工业平台”,即:河套食品工业园区、沙海重化工业园区、头道桥工业园区;构筑“四大产业集群”,即:河套酒业、重化工业、农林产品加工业、畜产品加工业;认真实施 “5432”工程,即:河套酒业集团实现产值50亿元;以番茄、炒货、木材、粮油、谷氨酸为主的农林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40亿元;以电力、重化工为主的新型工业实现产值30亿元;以草原兴发、伊利公司为龙头的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20亿元;其它工业实现产值10亿元。

  1、以大招商为突破,攻坚重大项目的引进。

  要立足本地资源,激发后发优势,以临策铁路建设为契机,引进一批原料深加工项目和资源转化项目。重点引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重化工项目。要引进20个亿元以上项目。以工业园区建设为中心,重点做好以下项目的引进:100万吨PVC项目、30万吨合成氨项目、52万吨大颗粒尿素项目、2×13.5KW园区自备电厂项目、100万吨焦碳冶炼项目、1万吨铜锌金属深加工项目、20万吨玉米淀粉项目、4.5万吨谷氨酸生产项目、1万吨味精生产项目、4万吨复合肥生产项目、4000吨菌体蛋白生产项目等。

  2、以园区为重点,加强基础建设。

  按照“一主两翼、三大基地”的工业布局及高起点规划、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加强对工业园区管理职能,加大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园区社会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增强园区的聚集和整合功能。要采取“政府投资撬动,社会筹资建设”的办法,增强配套功能,扩大配套规模,满足项目入驻需求。特别是水、电、热的配套要上新水平。沙海重化工业园区的基础建设,要充分利用市旗共建的有利条件,高起点规划,土地一次征用,规划一次成型;河套食品工业园区要进一步加强水、电、汽、排等基础建设,搞好园区绿化、亮化和街景建设,修编园区规划;以河套酒业集团番茄项目为重点,逐步规划建设头道桥工业园区,从而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多样的园区经济新格局。

  3、整合优势产业,培育和壮大新兴主导产业。

  要在做大做强“十大产业体系”的基础上,选择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主导产业(酒业、番茄产业、发酵工业和奶业)重点发展。河套酒业要实现总量扩张,集中力量推进白酒技改、奶酒、番茄、彩印包装等项目的建设;番茄产业要把握好优势地位,与周边旗县区进行综合实力的竞争,打赢资源和市场的争夺战,确立我旗番茄产业在全市乃至全区的龙头地位;发酵工业要做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龙头产业来抓,重点发展玉米加工转化;奶业随着奶源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重点发展液态奶生产,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同时,按照发展产业集群的要求,加快发展以畜产品加工业、绿色食品产业和林板草纸产业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集群”;稳步发展以电力、水汽和包装为主的“三大基础产业”。

  4、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做好“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转化,努力实现资源永续利用,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要重点在玉米、酒业、肉类加工、煤化工、电力工业等5个产业上加快产业链延伸和循环经济的培育。

  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优化升级。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企业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采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等各种自主创新形式,组织研发一批体现关键技术的新产品。加快创新成果运用,逐步实现由初级简单生产为主向以自主创新、自有品牌为主的高级复杂生产转变,培育一批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打造品牌大旗。

  6、创新融资模式,突破融资瓶颈。

  要与“开行”进一步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扩大融资规模,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要启动民间资金,转换民间资本,利用民间资金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三)进一步鼓励和扶持第三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要以发展大商贸、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为重点,加快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

  要坚持四项原则:

  1、加快发展的原则。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快于第一产业,并与全旗整体经济协调发展,房地产、信息服务、社区服务、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快于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2、突出重点的原则。在迅速扩大第三产业总量,巩固提高传统产业的同时,以新兴产业及市场化体系建设为主线,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使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要在大力发展高起点、高效益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的产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创造必要条件。

  4、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原则。要不断壮大民营企业,让民营经济担任重要角色,从而加快市场化进程。

  要实现五大目标:

  1、总量目标。实现第三产业提速发展,逐年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第三产业年均增速达到22%,到2010年实现增加值32亿元,占GDP的比重要达到28%,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就业目标。第三产业每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达3000人以上,到2010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总人数的比重要达到25%以上。

  3、结构调整目标。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0年,旅游、房地产、信息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要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4、市场体系目标。重点培育和规范专业商品市场,大力发展资本、人才、技术、信息、房地产等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5、服务体系目标。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适应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的生产需要,形成为生产、生活和管理提供多功能、开放式、社会化的服务网络。

  为了实现上述规划目标,要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社区服务及信息服务等行业。要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培育营销人员队伍,积极发展信息、资源、法律等中介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它们扩大规模,参与商贸流通,提高服务水平;要依托资源条件和特色产业优势,培育和发展商贸企业,加强以人才、劳务、资金等生产要素为主的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利用资源、地缘和交通等优势,发展商贸集市,重点以培育和发展农村集贸市场来加快商贸流通速度。加强屠宰市场建设,强化屠宰管理体制。搞好绿源市场扩建,拓展葵花收购市场,建设“收购一条街”;要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普及应用率。政府管理、社会服务、企业经营、教育活动要积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要加快金融、保险业向商业化和市场化方向的发展,充分发挥城乡信用社的信贷、融资作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采取多渠道融资的形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继续开发建设头道桥渡假村、西丽湖、奋中陈列馆、河套酒文化博物馆、红星宝莲寺等旅游观光项目区,提高我旗的知名度,带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四)加强财政管理,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建立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机制

  要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认真清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国税、地税、工商、银行的协调配合和税收专项检查工作,堵塞征管漏洞,防止税收流失或收过头税。以推进政府非税收入收缴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各类非税收入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

  要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和镇财旗管试点工作,按照财权和事权统一的原则,建立规范 、科学 、合理的分税制镇财政体制 。

  要增强财政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充分认识财政风险的危害性和防范财政风险的紧迫性,坚决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硬化预算约束,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建立信息充分披露制度和财政风险预警系统,增强政府的风险预测能力 。规范政府担保行为,加强内外债的统一管理,提高地方财政信息的透明度。合理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权责利关系,构建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制度屏障 。

  (五)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进程,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重中之重”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区位、资源、交通、产业化等方面的优势,紧盯重大项目,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重大突破。要不断改进招商方式,采取定向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等各种方式,打好“资源牌”、“区位牌”、“环境牌”,扩大招商成果。要进一步完善我旗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努力创造更加宽松的投融资环境,营造人性化的大招商氛围。要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库建设,围绕基地建设、园区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方向,高起点、高标准的做好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要积极扩大外贸出口规模,提高旗内名优特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重点推出绿色产品,营造我旗绿色产业大旗新形象。要紧紧围绕“四大产业集群”和“三大工业平台”建设,全力引进重大项目,尤其是国家投资项目。紧盯“中粮”、“中能”、“中石化”等“中”字号大型企业,力争在引进大项目上有所突破。“十一五”末,要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2个,全旗累计利用外资突破80亿元。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

  1、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今后五年,要以拓展城镇空间、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城镇形象为重点,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市场建设,加强集镇建设和村镇规划,全方位打造“绿色陕坝”,努力把陕坝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自治区西部一流县城,形成以陕坝镇为中心,以各镇为支撑的城镇新格局。

  到“十一五” 末,全旗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6万人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其中城区城镇人口规模超过12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城区道路硬化率达到100%,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排水设施覆盖率达到7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60%,垃圾处理率达到40%,电力、电讯、市场、停车场等设施基本配套。

  要重点完成四个规划编制任务,即:陕坝镇新区规划;城区各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区景观、雨水排水、环卫等专业规划;修编城镇总体规划。

  “十一五”时期,要打通中山北路至北二环断头路和塞上东路至东二环路,拓宽改造小转盘南北路和一线、三线路口,修建西二环路和南二环路;要完成陕坝镇火车站站前广场及客货运设施建设。配套建设火车站区各种公用及生活设施,使站区建设初具规模;要新建奋中体育场,新建一个煤碳市场和一个废旧物品回收市场,新建塞上星广场和园子渠休闲娱乐广场,扩建陕坝公园;要继续坚持“大开发、大建设”的方针,以旧城改造为主,搞好房地产开发,确保每年新开发房地产20万平方米以上。要完善迎宾路和五大出口绿化、小街小巷、庭院美化工作。起动环城防护林带工程,加强集镇绿化,增加集镇绿化面积,到2010年,集镇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5%;要完成陕坝镇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新建10个垃圾中转站,改造和新建25座公共厕所。建成一座日处理3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并配套建设污水排水提升泵站及排水管网项目,开展中水回用,实现节约用水;要从2006年起实施陕坝镇天燃气输配工程,至规划期末,燃气普及率达到50%;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重点做好8个建制镇的规划和道路、给排水、房屋建筑、供电、通讯、绿化、集贸市场的建设管理工作。

  2、加强交通道路建设

  以国、省干线为骨架,以旗、乡、村公路为枢纽,建设四通八达、畅洁绿美的公路网。“十一五”期间,全旗要依托国省道过境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快通达、通畅工程建设,努力提高路网的整体服务功能,实现县际油路、乡际油路全部贯通,全旗三分之二行政村通四级小油路,其余通四级高标准砂石路的目标,彻底解决“睛通雨阻”问题。

  要积极配合国家临乌高速公路70公里过境段建设和临策铁路45公里过境段建设。力争完成337公里的通乡三级公路建设;分别完成21公里和272公里的通农场、林牧场、工业园区、养殖场二、三级油路建设;完成942公里的通村四级油路建设;完成804公里通村四级砂石路建设。利用便利的道路条件和良好的路网服务,拉动人流、物流的高速运转。货运量、客运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货运量达到90万吨,客运量达到565万人次。同时建起五个四级客运站,130个行政村候车点,为创造“畅安舒美”的交通运输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打造教育强旗

  按照适度超前、重在质量的要求,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树立教育品牌,扩大教育开放,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要克服一切困难,在全旗合乡并镇、机构改革形成的基本格局下,合理整合、配优配足资源,加强加大投入,创建一流环境,缩小城镇差距,谋求均衡发展。

  要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学前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十一五”期间,高中入学率要达到80%以上;学前两年入园入班率达到60%以上;信息技术教育,要完成“校校通”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小学、初中教师合格率要达到100%,高中教师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为广大青年就业和职业选择开辟广阔的领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技术、管理人才。同时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要全面加强学校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奋斗中学和职教中心两大名校。力争用三年时间,将奋斗中学建成师资一流、学生一流、质量一流、环境一流、设备一流的全市强校、全区名校、全国千所示范高中,努力做大以奋斗中学为代表的教育集团;将职教中心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

  2、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步伐,积极构建文化大旗

  近年来,我旗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为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积累了深厚的底蕴。未来五年,是我旗文化事业发展的加速期。为了实现宏伟蓝图构想,要重点打响三个文化品牌,培育两条文化街区,建设一批文化场馆,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1)打响三个文化品牌:一是打响“塞上酒乡”这一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河套酒业集团、酒文化博物馆的知名度,打造独具酒文化特色的城市名片。二是打响“奋斗中学”这一教育品牌,不断提升河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教育中心知名度,打造富有人文内涵的城市名片。三是打响“傅作义将军”这一历史人物品牌,搞好“傅作义将军纪念馆”建设,恢复“塞上新舍”。

  2)培育两条文化街区:一是以酒文化博物馆为龙头,把东二环路——风帆雕塑到酒厂段精心培育成酒文化一条街。二是以恢复有代表性的“省会”风貌为目标,悉心培育古玩收藏一条街。

  3)建设一批文化场馆:塞上星广场、园子渠休闲广场,并在塞上星广场上建设集图书馆、阅览室、多功能教室、文化活动室、展览室、宣传橱窗、河套农耕文化展厅和傅作义将军纪念馆为一体的科技文化会展中心。“十一五”期末,力争实现旗有高标准图书馆、文化馆,镇有综合文化中心。

  4)抓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抓好文艺精品创作。二是抓好文物、史料的征集与利用,为打造文化品牌积聚力量。三是抓好文化“走出去,引进来”战略,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四是抓好文艺队伍建设,尽快培养一批文艺行业的领军人物,打造一批文艺产业企业家队伍。五是抓好人文、自然资源的整合,搞好文化旅游总体规划。

  3、发展医疗卫生、妇幼保健事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要用五年时间基本建立和完善“三大体系”建设,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医疗救治体系。以旗医院为龙头,抓好基层卫生建设和农民健康工程,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最终建立起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医疗卫生工作体系。

  “十一五”期间,要办大办强旗医院,继续巩固和提高“二甲”成果,充分发挥现有的医疗资源,逐步配置高科技诊疗设备,不断提高龙头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继续完善防疫站设施建设,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疫病预防知识宣传力度,推进“五苗”接种工作;妇幼保健院要坚持预防保健与临床服务相结合的宗旨,提高服务水平;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紧紧抓住我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旗县这一良好机遇,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制定好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强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活力。突出蛮会镇、二道桥镇、三道桥镇中心卫生院的骨干作用和辐射功能,重点抓好团结镇、沙海镇、双庙镇、头道桥镇卫生院和陕坝镇中蒙医院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项目,五年内完成70%的建设任务,力争使乡镇卫生院基本达到“一无、四有、四配套”的目标,即:无危房;有适应工作需要的设备及交通工具、有胜任工作需要的管理及技术人员、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富有活力的运行机制、有满足需要的服务能力;实现房屋、设备、管理、技术四配套。

  4、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综合运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继续执行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建立健全稳定低生育水平利益的导向机制。积极推行安全、卫生、经济的计划生育技术,加强对计划生育人员的培训,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网络建设,完善以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出生人口缺陷干预工程,普遍开展婚前检查,提高优生优育水平和生殖健康水平。

  5、坚持数质并重原则,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十一五”期间,我旗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就业。一是要贯彻落实好优惠政策。通过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就业服务等扶持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搞好服务,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破除影响农村劳动力进城进企的城乡二元结构。二是要加快发展,增加就业岗位。通过龙头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就业环境,拉动就业再就业,尤其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从根本上拓宽就业渠道。三是要促进跨地区的劳务输出,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培养外出务工队伍,使更多的人实现异地就业。四是要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就业培训工作,健全用工信息网及公共发布系统,为求职者提供技能、信息的支持。

  6、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正确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坚持保护与治理并举的原则,以建设生态环境为核心,加大改善环境质量的力度。要开展以植树造林、栽花种草、美化绿化为主的生态建设。提高水质、大气污染以及社会噪声的综合防治水平。“十一五”期末,我旗大气环境质量要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饮用水水质要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三排干水质要达到国家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水质合格率达100%,城镇区域环境噪声要控制在55分贝以下。

  7、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十一五”期间,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到2010年,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参保人数要达到11500人,医疗保险职工参保人数要达到20000人,工伤保险职工参保人数要达到5800人,生育保险职工参保人数要达到30000人。进一步完善城郊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为失地农民解决入社保的困难。切实关心残疾人的就业和生活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城乡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推行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制度、困难家庭子女教育制度及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全面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八)坚持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杭后”。

  要充分运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继续推进大规模的干部培训工作,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改革、发展经济和保持社会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要不断健全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全面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不断提高地方党委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两个务必”和“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大力倡导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要建立健全反腐败机制,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按照中共中央惩治和预防腐败《实施纲要》要求,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要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文明市民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要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要把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使民主、法制建设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同步推进。要加大法律监督和执法检查力度,进一步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完善民主监督机制。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宗教信仰的合法权力。要加强廉政建设,完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洁自律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增强各级政府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要全面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公民守法、用法意识。要加强公、检、法、司队伍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规划“两所一庭”合建项目工程,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营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环境,加快依法治旗进程。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坚持“依靠群众,打防结合”的方针,切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构建和谐、平安杭锦后旗而努力。

            

 
 
 
杭锦后旗人民政府(主办) 杭锦后旗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Copyright 2006 Bayannur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09004011号-1
联系电话:0478-6624389 Email:hhzfb_xds@163.com
巴彦淖尔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0478-8655532